之前同事介紹了一本書,書名是「父母的保存期限,只有10年」,作者江培珽。
再之前她有一本書「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」,也是朋友推薦我看的,真的是不錯,也是影響我對小孩的教育蠻深遠的一本書。
我從小的志願,就是當家庭主婦。小學時,大多都會有一道作文題目是「我的志願」或「長大要當什麼」,我一開始就是寫家庭主婦。
但即使是小學生也知道沒有人把這當作志願,也怕被同學笑,我記得我把題目改成了大眾題,就是當老師之類的。
印象中,在我的成長過程中,我沒有一餐飯是吃外面,一直以來都認為三餐應該是熱騰騰的飯菜,是理所當然的。
一直到國中時,有一個同學家裡環境不錯,但父母都忙於事業,所以幾乎三餐都是吃外面,才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樣幸福的。
一直到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庭,有了小孩,很想重整生活的重心。
不知為何,今晚突然想起了這本書……
對照著自己成長的歷程,天下無不是的父母,
每個為人父母的,那個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鳯的?
未來不是自己能掌控的,但我相信現在的想法會成就未來的實踐。
就如「父母的保存期限,只有10年」書中提到:
【把握每一段幸福,隨孩子樂在當下】
現在孩子把你當成唯一依靠的日子,稍縱即逝,
就如作者所述,也許十年,也許更短;
此時此刻,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當下,都是你擁抱人間至樂的絕佳時機,也才是人生中最不該錯過的大事。
每段幸福,我都要把握。
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:孩子還小,等我們什麼什麼的時候,再怎樣怎樣。
三歲小嗎?八歲如何?八歲還是太小了,十二歲如何?
而機會,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。
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,唯有這黃金的十年,
您可以前一秒鐘跟他像好朋友般說話;
後一秒鐘,他卻可以帶著天使般的臉龐依偎在您的懷裡睡著。
如此美妙的特別感覺,您只有十年可以享受,一旦錯過,機會將永遠不回頭。
我知道,旅行只是一個概念,只是父母活在當下的一種實現。
我知道,不是每個爸媽的保存期限都是十年——放心,只會更少,不會更多。
然而,父母能陪孩子多少年、到幾歲,都只是一個提醒:
我們不是上一代只求溫飽的父母,
我們還要好好享受,養育下一代時,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。
——汪培珽
幸福,真的可以很簡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