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學生時代讀的唐朝王維的「相思」嗎?
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幾枝;
願君多採擷,此物最相思。
這紅豆不是指我們吃的紅豆湯的紅豆喲~
它是指「孔雀豆」。
王維這首「相思」是借詠物而寄相思,另一標題是「江上贈李龜年」。
原是王維贈梨園弟子李龜年,語詞雖單純,但卻富於想像,後來大多借喻為男女相思之情。
據說相思樹之名,緣自干寶搜神記:「大夫韓溤妻美,宋康王奪,溤自殺,妻投臺下死。王怒,令塚相望。宿昔有文梓木,生一塚端,根交於下,枝錯其上,宋王哀之,因號其木為相思樹」。
這個故事若用現代的語法來看也是一段很淒美的愛情故事呢~
在「紅樓夢」第二十八回中,寶玉唱了一首曲:
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,
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;
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,
忘不了新愁與舊愁。
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滿喉,
照不見菱花鏡里形容瘦。
展不開的眉頭,捱不明的更漏--
呀!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,流不斷的綠水悠悠。
哇~看起來真的情深意重呢~
這首歌也有很多人譜曲呢。
而在明末廣東抗清志士屈大均有一首《紅豆曲》:
江南紅豆樹,一葉一相思。
紅豆尚可盡,相思無已時。
這裏的紅豆所指的相思是懷念故國。
怎樣?
一顆紅豆可以傳出千百個故事來,真的很厲害啊~
佩服 >w<
孔雀豆的小知識:
學名:Adenanthera pavonina
英文名稱:red sandalwood
別名:相思豆、海紅豆
科:含羞草科 Mimosaceae
屬:海紅豆屬 Adenanthera
習性:落葉喬木
可達高度:30 公尺
娘家爸爸很喜歡送人相思豆吶 >///<
口袋中隨時都有放,相談甚歡時,隨時拿一些送人。
每次還都要考考人,相思豆的起源>o<////
還記得曾在墾丁看過人家賣,一顆就要一元(不知道現在要多少錢呢),網路上也找的到有人在賣喲。
相思樹的豆莢由綠轉為黑褐色時為成熟,並呈現捲曲狀,熟透時會裂開,而露出一顆顆鮮紅光滑的種子,而且種子在豆莢中是一左一右交錯。
爸爸很喜歡一大叢豆莢放在花瓶中,彷若花開迸發的美,很有生命力呢~
相思豆的質地堅硬,色澤紅艷,久存而不蛀不壞也不會變色,裝在小玻璃中,煞是好看。我就有好幾瓶呢o(∩_∩)o
很多人也拿來做飾品喲~
美麗的事物,背後一定也有醜陋的一面。
相思豆外觀雖美艷,但它是有毒的喲 o((⊙﹏⊙))o
要小心別誤食。